推薦序-孫易新
變遷社會中的致勝思維
孫易新(孫易新心智圖法培訓機構創辦人)
「創新」在韋伯字典中的意思是「改變」(to make change)。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事情,就是一切都在變!當改變成為常態,整個社會就會邁入快速變遷的時代,管理大師彼得‧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曾經說過:「不創新,即死亡(Innovate or Die)」。這是由於我們處在急遽且持續變化的環境,原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面臨不適切、不全面的窘境。
榮獲兩屆諾貝爾獎的萊納斯‧鮑林(Linus Pauling)曾說,解決問題時,為了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,首先得產生許許多多的方案,然後把不合適的刪掉,這個方法也就是腦力激盪的重要法則。因此,我們必須產生新的思維反應,使問題解決過程更臻圓滿。
創造性問題解決過程,就是希望在面對問題時,能跳脫問題的刻板情境,從有別以往的知識、經驗中,做出各種可能的反應,同時兼顧新奇性與實用性,以建立出具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案。
創意思考是創新的前提,創意的產生是為了有效地解決問題。如果你想要提升具有創新性的邏輯思維模式,苅野進所著的《如何打造「長銷」的思考框架》將為你在黑暗中點亮一盞明燈。書中用不同的實際應用案例,以及多種創新的思維模式,不僅點出你我在工作中都會碰到的問題,而且提出具有創意且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,更增進我們對問題的洞察力,並大幅提升工作績效。
由於此書極具實用價值性,特為文推薦。
前言
東方人從小就被制約,因此想突破就得……
我曾任職於企管顧問公司,之後任教於以小學生為對象的研習班長達十年,傳授有助於提升問題解決能力、邏輯思考力的思考方法。
企管顧問為了解決各種問題,需要花費數年學習思考框架,並且融會貫通。我將這套思考框架透過小學生也能理解的方式,寓教於樂地指導學員。本書也將透過小學生實際的問答範例,讓大家輕鬆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。
我深刻體認到思考力並非與生俱來,而是學習簡單技術與調整心態,才得以獲得大幅的成長與發展。另外,憑藉這份力量,不論是在工作還是人生旅途上,都能茅塞頓開、豁然開朗。
一旦成為社會人士,每天都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,例如:想要提升工作效率、加快處理的速度;希望對方認可自己的提案、簡報或企劃;想要與合作對象和同事圓融地溝通;希望計畫及目標能順利達成等。我們總是有各式各樣想要解決的問題。
然而,許多人不太擅長解決問題,因為從小學開始,就深受考試至上的觀念影響,導致「若沒找到正解,思考就沒意義」這樣的結果主義,在腦海裡根深柢固。即使是經過深思熟慮所得出的結果,只要結論有誤,就被全盤否定。
於是,對大多數的人來說,學校成為老師傳授已知正確解答,而非在未知中運用自己頭腦思考的地方。這種想法深深影響我們的行為,導致我們對於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,等著別人提供答案。也就是說,大腦呈現停止思考的狀態。
然而,我們成為社會人士後,突然被要求得具備獨立思考能力,解決工作上的問題。我想正在閱讀本書的你,必定對這樣的落差感到困惑,而在找尋克服的方法。
現實社會與學校充滿考試的環境,本來就有很大的不同。在現實社會中生存,沒有所謂的百分之百的正解,無論等待多久,也沒有人會有正確答案,或是告訴你該怎麼做。 因此,在工作上,不應一味記下前人或前輩認為的正解,而是要融入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,提升整體的經驗。
尤其是在商場上,不存在確確實實的正解。我們必須盡可能培養精準思考出務實解決方案的能力。也就是說,面對沒有正解的問題時,必須絞盡腦汁思考,整理出自己的意見及答案。
思考框架不只能提升工作效率,連日常生活都變得充實!
被要求「自己思考」時,通常會倍感壓力,陷入一陣恐慌,心想:「萬一搞錯了該如何是好?」「失敗了怎麼辦?」「責任可能得自己扛」「要承擔後果」。
不只在工作上,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這種場面,甚至連購物時也會感到不安。
你或許有這樣的經驗:為了從先例中找尋答案,而一味地調查、搜尋,結果還是找不到,而感到徒勞無功。 本書將介紹讓人不再害怕「自己思考」的心態轉換與具體技巧。思考不只是為了得到正解,在過程中還能產生出各種附加價值。
本書將介紹「分解問題、「設定假說及實驗」、「用各種指標進行評價」這樣的作業流程,幫助你在錯誤中嘗試,自己解決問題,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
請不要感到驚慌失措,只要能夠持續修正與反省,就足以應付生活中的各種難題。本書重現小學研習班中的邏輯課,搭配演練與問答方式,介紹思考與問題解決的初步框架,像是「自行設定問題」、「適當的實驗與測試」、「將已知事務重新組合,創造嶄新自我思維」等。
學習不同的思考框架不會損害創造力,反而能讓創造力源源不絕。另外,思考方式不只是思考的過程,若能有效運用,將使工作順利推展,人生也將更加豐富精彩。
本書解說的問題解決技術是小學生也能使用的,想必身為社會人士的你更能運用自如。衷心盼望讀者能獲得「自己思考」的充實感。